新华社济南4月7日电 题:“柴火地”又有了新生机:苗农春耕变春收
新华社记者 邵琨
4米宽的生产路南侧,新翻的土地上种着一排排整齐的白蜡树,苗农们开着拖拉机连上水泵,一管管河水从沟渠延伸向林地,浇灌着新栽植的树木……山东省惠民县皂户李镇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
眼下,正是苗木栽植交易的旺季,对皂户李镇的老百姓来说,这不仅是播种的季节,更是收获的季节。
走在皂户李镇的苗木市场,随处可见商户门口摆放着牌子,上面写着苗木收购品种和价格,骑着机动三轮拉着树的苗农与苗木经纪人在商谈价格,一辆辆小三轮卸下树木,堆积成一垛,傍晚再装满大货车驶向远方。
皂户李镇苗木产业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到2012年,火热的苗木市场将小苗变成了“金条”,当地老百姓跟风种植,一亩地最多能种到3万棵,收入近10万元。后来,小苗的市场越来越窄,卖苗的价格远不及刨树的成本,一片片“金条地”成了“柴火地”?!澳鞘焙?,卖一棵苗才2毛钱,从地里刨出来就要花4毛钱,而且还没人要,还不如当柴火烧?!钡钡孛缗┧?。
为了帮苗农减少损失,推广符合市场需求的苗木规格和品种,当地政府扶持各村成立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苗农规范苗木种植,换挡升级。
皂户李镇前找李村党支部书记席在霞是老苗农,对此深有感受。
2011年秋至2012年春,席在霞将20多亩密植的2厘米粗的速生白蜡树大量抛售,随后以标准方式全部种上了规格和品质较高的速生白蜡树。到了2012年秋至2013年春,苗木市场就变了样,2厘米粗的速生白蜡树价格暴跌,而她改种的新规格白蜡树在市场上却供不应求。席在霞这一转手,每亩地多收入1万元左右。
如今,席在霞一家不仅在村里种苗木,还在邻镇流转了200亩土地,种有高规格红叶白蜡树、金叶白蜡树、金枝白蜡树等7个品种,一亩地年收入6000元不成问题。
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像席在霞一样转变种植方式的苗农越来越多。
在皂户李镇秘家村,苗农秘连朋正在忙碌着。他家里有15亩地,种有8亩苗木。今年年初,他看准了苗木交易市场火热,卖掉了小树苗,又将地里密植的白蜡树移栽出来,把15亩土地全部按照标准方式栽植上一级苗?!敖衲晷星楹?,各种规格、各种等级的树苗都有市场,抓紧把小规格苗木卖出去,来一场提档升级?!泵亓笏?。
苗木种植升级规范了,当地苗农的管理方式也在悄然转变。过去“一年两遍水,野草长满园”的粗放管理正在变成“定时浇水、施肥、除草、除虫”的精耕细作。从小农户的大水漫灌到万亩林场的水肥一体化,当地苗木种植逐渐走向标准化、规?;?,逐渐形成“一村一品”的种植格局。
如今,在皂户李镇,家家户户都种着高标准的白蜡树、国槐。为了提高收入,一些标准化种植户还将林下空间利用起来,养殖家禽、金蝉、食用菌,又增加了一份收入。
目前,皂户李镇各类苗木种植面积突破7.5万亩,拥有苗木绿化公司、合作社600余家,还有专业嫁接队、专业挖树队近6000人,直接或间接从事苗木产业人员2万余人,每年线上线下交易额突破90亿元,曾经的“柴火地”又焕发出新生机。
皂户李镇副镇长王秀杰说,镇里已经有上百名乡土人才、“土专家”成为技术指导员。镇里的妇女嫁接队已经走遍大半个中国,受聘帮外省嫁接苗木,一个人一年能收入3万元到5万元。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