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基地正在对某型装备进行射击试验。 资料图片
乘车穿过一条蜿蜒狭长的草原“天路”,记者来到科尔沁草原深处,探访位于此地的陆军某试验训练基地的一个试验场区——白城兵器试验中心。
最新型的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等“陆战利器”,以及陆航、电抗、特战等各类新型武器装备,都要在该基地进行一系列详细复杂的试验鉴定,拿到基地颁发的“准生证”才能列装部队,走向战场。
调整组建后,该基地先后为3000余种武器装备完成试验定型,是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试验场连着战场
瞄准作战方向
自行火炮这样的巨型“铁疙瘩”,要经过什么样的试验,才能列装部队?带着疑问,记者随参试官兵上车体验了一番。
“出发!”一声令下,马达轰鸣,履带卷起了浓浓烟尘。伴随着极强的推背感,记者从潜望镜看到,身旁的景色被迅速甩在身后?!霸醋孕谢鹋谀芘苷饷纯??!奔钦甙蛋敌木?,而试验才刚刚开始。四级军士长韩露驾驶某型火炮在广袤草原上飞速机动,经过泥水、沙尘、颠簸区域,到达“作战”地点,快速捕获目标,果断射击,一招制“敌”,整个过程犹如一场实战。
试验结束,记者身体就像散架了一般?;匾涫匝楣?,记者感慨:在试验中的急加速、急停、急转弯,加速度不断变化,加之噪音大、沙尘多、路况差等不利外界因素,不仅考验着装备极限性能和驾驶员的精湛技能,更是对参试官兵意志品质的淬炼检验。
每一项试验都与战场需求相连,每一次出击都瞄准未来作战方向?!耙惶ㄕ匠狄玫健忌ぁ?,性能好是不够的,战车必须能在恶劣自然环境下实现精准打击、驾驶自如、通信畅通?!惫こ淌Τ碌浔笏?。为了测试低温环境下战车的作战性能,试验的战车在隆冬开赴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的黑龙江塔河。风雪交加的天气,官兵们驾驶几十吨重的“铁甲猛兽”,在雪原留下深长的履带印记。
在某型战车冰雪路面爬坡试验中,经鉴定,底盘性能已达到设计指标,但为了测得各种积雪厚度极限爬坡值,试验还在继续。临近极限,战车随时可能打滑翻车,几位金牌驾驶员轮番上阵,凭借高超技术硬是将冰雪路面战车极限爬坡值测了出来,为部队提供宝贵数据。
“试验场是新武器、新装备第一个战场,在这尝试了‘艰险冷暖’,才能面对战场上的‘血雨腥风’?!备没匾晃桓呒豆こ淌πρ?。
在严酷环境下试验
当好“黑脸判官”
仗怎么打,关就怎么把。某型枪支定型时,要进行平均弹着点一致性试验。当连续射击130发后,弹着点就会出现偏移。
厂家认为,120发子弹足以检验这项指标,剩下的误差只是“毫发之差”,在合理范围内。高级工程师黄雪鹰坚持以我军战士实际作战时的携弹量为依据,坚持打够150发,考核枪的实战性能。
“‘毫发之差’是差多少?当我们的战士在战场上拼到只剩最后一个弹匣时,如不能保证每一发子弹都准确地射向敌人,就是生死的差异!”最后厂家改进设计,大大提高了枪支的稳定性。
什么样的武器让官兵在战场上心里有底?“上了战场,不能‘掉链子’?!闭馐歉没毓俦矣谥笆氐某跣?。武器的各项指标能否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达标,是影响其作战效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也是试验鉴定的重要一环。
记者走进重武器环境模拟试验室,看见一位穿着棉服、汗流浃背的试验员。原来,这名试验员刚从湿热试验室出来,试验室气温高达60摄氏度。
如此高的气温,怎么还穿得这么厚?“60摄氏度的室内高温,加上饱和状态的空气湿度,人在室内会有一种被蒸熟的感觉。穿棉服能隔绝一部分热量,延长在试验室工作的时间?!闭饷匝樵苯馐?。如果采集数据不准确,在环境模拟室将会反复进行试验,直到成功录入数据。
常见的轻武器,也都需要经过试验室各种复杂环境的检验。记者来到轻武器低温试验室,瞬间一阵寒气袭来,仿佛刺进骨头里。墙上的温度计显示,低温试验室的气温达到了零下40摄氏度。射手胡建设拿起新型机枪,执行试验任务,动作有条不紊,似乎与在普通环境无异。此时,他的眉毛已经结上了一层冰霜。
经过试验员们在极端条件下对武器装备近乎严苛的检验,一批批新兴装备从基地走向战场?!拔淦髯氨甘匝樵北匦氲焙谩诹撑泄佟?,只有严格检验质量,才能?;ふ绞棵堑陌踩??!焙ㄉ杷?。
攻坚克难迎接新挑战
向创新要战斗力
“作为军人,服务打赢是天职;作为科技工作者,创新攻关是初心?!备呒豆こ淌溲┍庋爬ㄗ约旱墓ぷ?。
10多年前的一个冬天,还是弹箭飞行姿态精测创新团队一名普通技术人员的冷雪冰,在测量某型靶弹时发现,测量数据经常随速度变化出现微小干扰。
创新团队研究人员通过数据挖掘比对、反复举证分析,一个世界雷达研究最前沿领域——微多普勒效应不经意间走进了他们的视野。当时,国际上对微多普勒效应研究刚刚开始?!叭绻馨颜飧龀渎粽叫缘那把乜翁庋芯客?,无疑将使雷达目标识别能力和对外弹道特性的认识理解跃升到一个新高度?!彼孀叛芯康纳钊?,冷雪冰和战友们感到了一种触摸科学前沿的振奋。
在征服微多普勒效应的4300多个日夜里,面对各种质疑与否定,面对无数次的研究失败,冷雪冰和创新团队从未动摇。2014年,冷雪冰带领创新团队研究取得《基于雷达的弹丸姿态测量方法研究》这一成果,并获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远程压制、防空反导和装甲突击类武器的28种口径、74种弹药的试验测试任务中。
精准、精准、再精准,是基地全体官兵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基地科研工作者不断创新技术,提升试验精度。2015年,某型网络巡飞弹进场试验,试验要求对空中多个批次多种目标进行跟踪,对10余个时间节点精准掌控,对20余台套设备同时进行引导。
“快速捕获、精准跟踪、组网测试等一系列测试难题必须要在试验开始前全部解决,如果有一项不能解决,试验就无法实施?!备呒豆こ淌净?。为此,他们根据前沿测试需求,运用大数据等国际先进技术,实现了多目标同时跟踪、多台套设备同时引导、多批次攻击同时监测,使弹道测量精度由3米跃升至1厘米,推动了试验鉴定模式由性能考核向作战试验考核转变。
装备的精度、强度、可靠程度,就这样被基地官兵一点一点拉高?!笆匝槌∩献氨覆馐跃榷嘁环?,战场上官兵生命保障就多一分?!备没亓斓急硎?。(记者 李龙伊 龙海明 宫铭参与采写)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